警惕!这几种茶正在悄悄伤肝伤胃
茶,作为世界三大饮品之一,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。很多人都认为喝茶有益健康,既能提神醒脑,又能养生保健。然而,并非所有的茶都对身体有益,有些茶如果饮用不当,或者本身存在质量问题,反而会成为伤害肝胃的“隐形杀手”。据相关调查显示,竟有高达30%的慢性胃炎患者有着长期饮茶的习惯 ,而其中某些“问题茶”正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人们的健康。下面这四种茶,大家一定要高度警惕,再便宜也千万别碰。
图片
首先是霉变发霉的“陈年老茶”。这类茶的危害极大,霉变的茶叶中极有可能含有黄曲霉素,这可是1类致癌物,仅仅1毫克的黄曲霉素就可能诱发肝癌。长期摄入含有黄曲霉素的霉变茶,肝脏会受到严重损害,甚至可能引发肝癌[1,2]。想要识别霉变茶并不难,如果茶叶有刺鼻的霉味,冲泡之后茶汤浑浊,叶底还黏腻,或者叶片上出现白色、绿色的霉斑,并且成块聚散,那么很可能就是霉变茶。为了避免买到霉变茶,存茶时要用铝箔袋密封好,防止受潮霉变;要是发现茶叶捏起来发软,闻着有土腥味,就应立即丢弃。
图片
其次是劣质碎银子。碎银子通常是由茶梗、老叶等边角料制作而成,其加工工艺比较粗糙,在制作和储存过程中容易受到细菌、灰尘的污染。更有部分不良商家,为了降低成本,用化学添加剂加速发酵,长期饮用这种劣质碎银子,可能会对肝肾造成损伤。大家在购买时,要警惕类似“宁喝一两碎银子,不喝十斤普洱茶”这样的营销话术,尽量选择传统六大茶类,避免盲目追求网红爆款 。
图片
再者是高温烫茶(>65℃)。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IARC)明确指出,65℃以上的热饮属于2A类致癌物 ,经常饮用高温烫茶,会反复烫伤食道黏膜,进而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。而我们国人“趁热喝”的习惯,在无形中加大了这种危害[1,4]。为了健康着想,大家不妨等茶汤温度接近嘴唇温度时再饮用,大约在50℃左右较为适宜,或者在冲泡后静置3 - 5分钟再喝。
图片
最后是农残超标的“劣质茶”。三无散装茶的农残超标率高达67% ,长期饮用农残超标的茶,会加重肝脏的解毒负担,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中毒。有实验表明,部分低价茶的农药残留超标12倍,其中高毒杀虫剂的含量更是超出国标8倍[1,2]。购买茶叶时,要选择有有机认证、地理标志和溯源二维码的产品;同时,要避免在直播间、拼多多等低价渠道购买,还要警惕那些颜色过于鲜绿的茶,因为这很可能是用农药保色的。
图片
为了做到安全饮茶,大家可以遵循以下四法则:买茶认准“两标一码”;警惕低价陷阱;避免久泡茶;特殊人群要注意饮茶禁忌,胃寒者少喝绿茶、菊花茶,肝病患者慎饮浓茶。
图片
茶虽好,但一定要“会喝”。我们要远离霉变茶、劣质茶、烫茶和农残茶,通过正规渠道选择有安全认证的茶叶,并养成健康的饮茶习惯,如此才能让茶真正成为养生的良方。要是家中已经有疑似问题茶,建议立即丢弃,千万不要因为“省小钱”而毁掉自己的健康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